简介
副标题

 灯云法师,俗姓郑,名清森;一九七二年五月初三出生于福建·仙游·北宝峰。年二十四,因读《金刚经》及《因果文》而知佛法之殊胜,人生之无常;遂礼新加坡上法下髓上人为师,同年(1995),就读于福建佛学院。一九九九年,毕业于【净土专科班】,并任教于福建佛学院。  


 二十多年来,立志于弘法,归心于净土,总结出修行四大要:“存心要平等,待人要慈悲,处世要随缘,修行要念佛。”并以‘认真而不当真’做为个人修行之总指导,又以‘求生净土’做为个人修行之总目标。  


 学修并进,只为破迷开悟;讲经说法,只为利乐有情。常以《沙弥律仪》及《十善业道经》等,为初学者奠定基础;进而续讲《无量寿经》《起信论》《六祖坛经》《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等大乘经论。以期循序渐进,领悟三乘权实之理;定慧双修,成就如来寂灭之道。畅游唯心净土,唤醒自性弥陀;依此本愿,尽未来际。

313.jpg

  《而不歌·略释》总汇集

  1. 认真而不当真

  2. 随缘而不攀缘

  3. 劝人而不管人

  4. 前进而不冒进

  5. 谦卑而不自卑

  6. 宽容而不纵容

  7. 比较而不计较

  8. 关心而不担心

  9. 圆满而不自满

  10. 要钱而不贪钱

  11. 坦荡而不放荡

  12. 人穷而不志穷

  13. 追求而不贪求

  14. 奋斗而不好斗

  15. 关爱而不溺爱

  16. 感动而不冲动

  17. 事忙而不心忙

  18. 闯荡而不浪荡

  19. 艰难而不为难

  20. 敬畏而不怖畏

  21. 悲心而不伤心

  22. 仰慕而不羡慕

  23. 过瘾而不上瘾

  24. 变化而不恶化

  25. 思虑而不忧虑

  26. 消费而不浪费

  27. 服从而不盲从

  28. 果断而不武断

  29. 相信而不轻信

  30. 辛苦而不痛苦

  31. 装傻而不真傻

  32. 和合而不迎合

  33. 美丽而不艳丽

  34. 珍惜而不吝惜

  35. 美白而不苍白

  36. 安逸而不放逸

  37. 勇猛而不凶猛

  38. 疲倦而不厌倦

  39. 通俗而不庸俗

  40. 坚强而不好强

  41. 减少而不缺少

  42. 真能而不逞能

  43. 简陋而不丑陋

  44. 距离而不分离

  45. 稳重而不沉重

  46. 正信而不迷信

  47. 岀名而不求名

  48. 命苦而不心苦

  49. 爱吃而不贪吃

  50. 礼拜而不崇拜

  51. 荣耀而不炫耀

  52. 热情而不多情

  53. 要求而不强求

  54. 失败而不失落

  55. 办事而不惹事

  56. 辩论而不争论

  57. 忏悔而不后悔

  58. 好玩而不贪玩

  59. 刻苦而不刻薄

  60. 分工而不分家

  61. 强调而不强迫

  62. 作证而不作对

  63. 自责而不自弃

  64. 自强而不自大

  65. 缺钱而不缺德

  66. 缺钱而不缺德

  67. 放下而不放弃

  68. 恭敬而不恭维

  69. 随缘而不随便

  70. 下等而不下流

  71. 包容而不包庇

  72. 依靠而不依赖

  73. 留心而不留恋

  74. 虚怀而不虚伪

  75. 自爱而不自私

  76. 卑微而不卑鄙

  77. 亏本而不亏心

  78. 风雅而不风流

  79. 冷静而不冷淡

  80. 简单而不简陋

  81. 分别而不分裂

  82. 严格而不严厉

  83. 顽强而不顽固

  84. 粗壮而不粗鲁

  85. 小心而不小气

  86. 纠正而不纠缠

  87. 普遍而不普通

  88. 沉着而不沉迷

  89. 贫穷而不贫贱

  90. 失落而不堕落

  91. 理智而不理想

  92. 慕道而不慕名

  93. 无奈而不无赖

  94. 愚钝而不愚蠢

  95. 洁净而不洁癖

  96. 敏锐而不敏感

  97. 圆融而不圆滑

  98. 柔和而不柔弱

  99. 沉默而不沉重

  100. 玩笑而不玩命

  101. 无能而不无耻

  102. 添补而不添乱

  103. 独立而不独断

  104. 寂定而不寂寞

  105. 排解而不排斥

  106. 得到而不得意

  107. 拼搏而不拼命

  108. 认命而不认输